行业动态

聚焦行业动态,洞悉行业发展

真空熔炼炉怎么才能操控好
发布时间:2022-11-17   浏览:3838次

  真空熔炼炉怎么才能操控好

  真空熔炼炉使用时怎么才能操控好,发挥其效果,真空熔炼炉厂家八佳建议你注意好以下几点就行:

  一、预合金化

  向钢液参加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使其到达成品钢成分规格要求的操作过程称为合金化。多数情况下脱氧和合金化是一起进行的,参加钢中的脱氧剂一部分消耗于钢的脱氧,转化为脱氧产品排出;另一部则为钢水所吸收,起合金化效果。在脱氧操作未悉数完成前,与脱氧剂一起参加的合金被钢水吸收所起到的合金化效果称为预合金化。

1663580031662847.jpg

  二、成分操控

  保证成品钢成分悉数契合标准要求的操作。成分操控贯穿于从配料到出钢的各个环节,但重要的是合金化时对合金元素成分的操控。对优质钢往往要求把成分精确地操控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一般在不影响钢性能的前提下,按中、下限操控。

  三、熔化期

  炼钢的熔化期主要是对平炉和电炉炼钢而言。电弧炉炼钢从通电开端到炉料悉数熔清停止、小型真空熔炼炉炼钢从兑完铁水到炉料悉数化完停止都称熔化期。熔化期的使命是尽快将炉料熔化及升温,并造好熔化期的炉渣。

  四、复原期

  普通功率电弧炉炼钢操作中,一般把氧化晚期扒渣完毕到出钢这段时间称为复原期。其主要使命是造复原渣进行分散、脱氧、脱硫、操控化学成分和调整温度。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推荐

05 January 2023
真空气氛烧结炉温度不达标的处理方法

真空气氛烧结炉温度不达标的处理方法

  真空气氛烧结炉温度不达标的处理方法  真空气氛烧结炉在高温实验中,温度不能达到实验温度值,可对电气系统进行校准,于一些常见的常压炉,假定温度上升非常缓慢,则需求检查空气循环系统,检查空气循环调度风门是否正确翻开,反之亦然,并检查空气循环电机是否正常作业。  当设备在查验作业中遽然产生缺陷时,操控表面上会出现相应的缺陷闪现提示和动态报警提示。操作员可以根据“设备操作和运用中的缺陷打扫”一章快速检查缺陷归于哪种类型,然后请技术人员快速打扫缺陷,以保证查验的正常作业。其他环境实验设备在运用中会有其他现象,因此有必要剖析和消除特定现象。  假定设备的低温不能抵达查验政策,查询温度改动,温度下降非常缓慢仍是在抵达必定值后趋于上升。前者应该连续。真空气氛炉是否在低温实验前单调作业室,并在实验后坚持作业室单调。假定作业室中的查验样本太多,作业室中的风就无法完全活动。  真空气氛烧结炉常见的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案,如下:  故障一:真空度低  原因:泵油污染、太少或太稀。  解决方案:清洁真空泵并更换新的真空泵。  故障二:抽气时间太短  解决方案:延长抽气时间。  故障三:排气滤清器堵塞  清洁或更换排气滤清器。  故障四:漏气:  排空后关闭电源,检查电磁阀、管接头、真空泵吸入阀、工作室周围密封垫是否漏气。  故障五:噪音大  真空泵联轴器磨损或损坏,应更换。  故障六:排气滤清器堵塞或安装不正确  清洁或更换排气滤清器并正确安装。  故障七:真空泵注油  吸入阀的O形圈脱落,拔出泵喷嘴上的真空管,拆下吸入喷嘴,取出压缩弹簧和吸入阀,轻轻拉伸O形圈几次,重新插入凹槽,然后安装。

15 September 2025
石墨化炉的降温操作需要注意什么?

石墨化炉的降温操作需要注意什么?

石墨化炉的降温操作需要注意什么?在石墨化炉的运行过程中,降温操作与升温操作同样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炉内碳材料的质量、炉体的使用寿命以及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以下是石墨化炉降温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降温时机的精准把握石墨化炉完成石墨化工艺后,并非立即开始降温。需等待炉内碳材料充分完成预期的微观结构转变,达到理想的石墨化程度。过早降温,可能导致碳材料石墨化不完全,影响产品性能;过晚降温,则会浪费能源,增加生产成本,甚至可能因长时间高温对炉体造成额外损耗。操作人员需依据工艺设定的时间和温度曲线,结合实时监测的炉内温度、材料状态等数据,精准判断降温时机。合理选择降温方式自然降温与辅助风冷结合一般情况下,石墨化炉先进行自然降温。关闭加热电源后,让炉体依靠自身散热,缓慢降低温度。当炉温降至一定程度(通常为 800℃ - 1000℃,具体温度依炉型和材料特性而定),再开启风冷设备辅助降温。自然降温可减少热应力对炉内材料和炉体结构的冲击,辅助风冷则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加快降温进程,提高生产效率。严禁急速冷却不能采用水淋等急速冷却方式。石墨化炉内的碳材料和炉体在高温状态下,结构处于热膨胀状态。急速冷却会使材料和炉体瞬间收缩,产生巨大热应力,可能导致碳材料开裂、炉体变形甚至损坏,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设备使用寿命。密切监测降温过程温度监测在降温过程中,要持续通过高精度温度传感器监测炉内温度变化。确保温度下降速率均匀、稳定,符合工艺要求。一般来说,降温速率不宜过快,控制在每小时 50℃ - 100℃较为合适。若发现温度下降异常,如过快或过慢,需立即排查原因。温度下降过快可能是风冷设备功率过大或炉体密封出现问题;温度下降过慢则可能是风冷设备故障或炉内存在余热积聚。设备状态监测同时,要密切关注炉体、加热元件、冷却系统等设备部件的状态。检查炉体是否有变形、裂缝,加热元件有无损坏,冷却系统是否正常运行等。一旦发现设备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避免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或影响后续生产。做好记录与总结每次降温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应详细记录降温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降温起始时间、温度变化曲线、设备运行状态等。对降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为后续的石墨化生产提供经验参考,不断优化降温操作流程,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石墨化炉的降温操作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过程,从降温时机的判断到降温方式的选择,再到整个过程的监测与记录,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才能确保石墨化炉安全、效率高的运行,生产出高质量的碳材料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