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聚焦行业动态,洞悉行业发展

真空烧结炉有哪些特点呢
发布时间:2020-09-09   浏览:2960次

  真空烧结炉有哪些特点呢

  实验用的真空烧结炉它是有内外封头和法兰组成,中间水冷炉盖吊在启闭机构上,板动启动机构上的手柄可以将炉盖升启10-15mm,炉盖上有压头,压力传感器、排气隔膜阀及炉盖锁紧装置。具体的特点如下:

  1、集控制柜与真空烧结炉炉体一体化结构,结构紧凑占地小,移动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

真空烧结炉有哪些特点呢

  2、真空烧结炉设备采用底部装料,电动升降方式。

  3、真空烧结炉耗水量少,仅用1寸管就能满足冷却要求。

  4、真空烧结炉炉壳为全不锈钢双层水冷结构,不易结水垢,内层为304不锈钢严格抛光处理,外层304不锈钢,中间通水冷却。炉侧装有水冷电极、监测热电偶、观察孔等。

  5、真空甩带炉壳体、真空管道采用数控自动焊机焊接加工,焊缝光滑平整无虚焊夹现象发生,我公司采用国内进的氦质谱真空检漏仪进行压升率检测,可保证技术指标的可信和准确,确保真空容器不会漏气,满足客户技术要求。炉壳、炉盖等内表面均经精密抛光,光洁度优于Δ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推荐

12 August 2019
实验真空甩带炉的真空方法

实验真空甩带炉的真空方法

  实验真空甩带炉的真空方法   因为金属工件的加热、冷却等操作,需要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动作来完成。这些动作内在真空甩带炉的真空热处理炉内进行,操作人员无法接近,因此对真空热处理电炉的自动化程度的要求较高。   同时,有些动作,如加热保温结束后,金属工件进行淬火工序须六、七个动作并且要在15秒钟以内完成。这样敏捷的条件来完成许多动作,很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的紧张而构成误操作。因此,只有较高的自动化才能准确、及时按程序协调。   金属零件进行真空热处理均在密闭的真空炉内进行,严格的真空密封众所周知。因此,获得和坚持炉子原定的漏气率,保证真空甩带炉的工作真空度,对确保零件真空热处理的质量有着非常主要的意义。   所以,真空热处理炉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有可靠的真空密封构造。为了保证真空甩带炉的真空性能,真空热处理炉结构设计中必须道循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炉体要采用气密焊接,同时在炉体上尽量少开或者不开孔,少采用或者避免采用动密封结构,以尽量减少真空泄露的机遇。安装在真空炉体上的部件、附件等如水冷电极、热电偶导出装置也都必须设计密封构造。   以上就是实验真空甩带炉的真空方法。如果大家还有不清楚的,欢迎咨询。

05 September 2023
真空熔炼炉:高压铸造工艺的关键设备

真空熔炼炉:高压铸造工艺的关键设备

  真空熔炼炉:高压铸造工艺的关键设备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高压铸造作为一种成熟的工艺技术,在生产高质量、复杂形状的金属制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工艺可以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将金属材料熔化后压入模具中,从而得到具有精确尺寸和优良性能的成品。而在整个高压铸造过程中,真空熔炼炉作为核心设备之一,对于制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真空熔炼炉的工作原理  真空熔炼炉是一种能够在高真空环境下进行金属熔化和浇注的设备。它主要由炉体、真空系统、加热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在铸造过程中,真空熔炼炉通过抽真空方式,将炉内空气和气体抽出,创造一个高真空环境。然后,通过加热系统将金属材料加热至熔化状态,在高压环境下将其压入模具中,终得到合格的金属制品。  二、真空熔炼炉具有以下特点:  1.高真空环境:创造了良好的铸造环境,减少了氧化物和气孔的产生,提高了产品质量。  2.高温熔化:能将金属材料在高温下迅速熔化,保证了铸造的连续性和效率高。  3.高压注射:在高压下将熔融金属压入模具,填充更致密,提高了产品的强度和硬度。  4.自动化控制: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精确控制熔炼温度、压力等参数,减少了人为操作误差。  三、真空熔炼炉在高压铸造中的应用  真空熔炼炉在高压铸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产品质量:通过高真空环境和高温熔化,减少了金属氧化和气孔产生,提高了产品的致密度和性能。  2.提高生产效率:能够实现连续熔化和高压注射,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产量。  3.降低能耗: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和自动化控制,降低了能源消耗。  4.拓宽应用范围: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格的金属材料,能够生产出复杂形状的金属制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真空熔炼炉在高压铸造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作为一种关键设备,真空熔炼炉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还能降低能耗和拓宽应用范围。未来,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真空熔炼炉将在高压铸造工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制造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