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聚焦行业动态,洞悉行业发展

真空烧结炉的工作原理及启动时不操作的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6-10-28   浏览:3705次

  真空烧结炉的工作原理及启动时不操作的原因分析

    一、主要原理及用途真空烧结炉是在抽真空后充氢气保护状态下,利用中频感应加热的原理,使处于线圈内的钨坩埚产生高温,通过热辐射传导到工作上,适用于科研、军工单位对难熔合金如钨、钼及其合金的粉末成型烧结。

  二、主要结构及组成结构形式多为立式、下出料方式。其主要组成为:电炉本体、真空系统、水冷系统、气动系统、液压系统、进出料机构、底座、工作台、感应加热装置(钨加热体及*保温材料)、进电装置、中频电源及电气控制系统等。

  三、主要功能在抽真空后充入氢气保护气体,控制炉内压力和气氛的烧结状态。可用光导纤维红外辐射温度计和铠装热电偶连续测温(0~2500℃),并通过智能控温仪与设定程序相比较后,选择执行状态反馈给中频电源,自动控制温度的高低及保温程序。

  真空烧结炉启动时不操作的原因有哪些

  1、可能是总电源没接好,要检查设备的外接电源接通情况.

  2、检查控制电源,使用钥匙打开电源或是合上配电柜中的开关电源.

  3、试着按下急停按钮,按下不起就要放开急停按钮.

  4、还可能是电源线或者是其他的设备损坏,就要重新接真空烧结炉的独立电源了.

真空烧结炉1.jpg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推荐

06 May 2025
如何判断石墨化炉的加热元件是否需要更换?

如何判断石墨化炉的加热元件是否需要更换?

如何判断石墨化炉的加热元件是否需要更换?在石墨化炉的运行中,加热元件是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关乎炉内温度稳定性与碳材料石墨化质量。准确判断加热元件是否需更换,对保障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极为关键。以下石墨化炉厂家洛阳八佳电气从多方面为您详细介绍判断方法。外观层面判断1.裂纹检查: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加热元件表面易出现裂纹。哪怕是细微裂纹,也是严重隐患。因为裂纹处会使元件通电时局部电阻增大,热量集中,加速元件损坏。操作人员日常巡检时,要用强光手电筒仔细查看加热元件表面,一旦发现裂纹,需及时记录并评估是否需要更换。2.变形观测:加热元件若出现弯曲、扭曲等变形情况,表明其结构强度已受影响。这通常是由于长期高温致使材料性能改变。变形后的元件会破坏炉内温度场均匀性,影响碳材料石墨化效果。当发现明显变形时,应考虑更换加热元件。3.腐蚀查看:加热元件表面若呈现斑驳、剥落等严重腐蚀痕迹,意味着其材质被侵蚀,电阻发生变化,加热效率大幅降低。此时,必须及时更换元件,以保证石墨化炉正常运行。加热性能评估1.升温速度判断:正常操作下,若炉温上升明显缓慢,达到目标温度耗时显著延长,很可能是加热元件老化,电阻增大,发热功率下降。例如,以往启动后能在1小时内升温至1500℃,如今却需2小时甚至更久,就应警惕加热元件问题,需进一步排查。2.温度均匀性考量:若同一批次生产中,炉内不同区域碳材料石墨化程度差异大,可能是部分加热元件发热不均,导致炉内温度场出现偏差。此时,通过更换加热元件,可有效改善温度均匀性,提升产品质量一致性。运行数据监测1.电流电压分析:依据欧姆定律(I=U/R),正常时加热元件电阻稳定,运行电流和电压在一定范围波动。若电流值明显下降,而电压正常,表明加热元件电阻增大,极有可能已损坏。操作人员要定期记录运行电流、电压数据,对比分析,及时察觉异常。2.使用寿命参考:不同类型加热元件,如石墨加热元件、硅碳棒等,都有大致正常使用寿命范围。例如,某型号硅碳棒正常使用时长为1000-1500小时,当使用时间接近或超这个范围,即便暂时无明显故障,也应提前准备更换,防止突发损坏影响生产。判断石墨化炉加热元件是否需更换,需综合外观检查、加热性能评估与运行数据监测等多方面信息。及时更换损坏或性能下降的加热元件,才能确保石墨化炉稳定运行,为碳材料生产筑牢基础。